鱼翔浅底腾腾扶上雀屏

是什么让德媒如此重视厄齐尔和勒夫的私人关系?《图片报》情感公关手段分析揭秘!

裹着小侦探的小被子:

写在前面:今天图也不画了,就写这个。


警告:这篇文章会说到今天的糟心事,想保持愉悦心情的就别看啦~


 


1.


在就事论事之前,先讲一个例子,说说情感公关的真实运用。




金融危机最严重的时候,欧洲某记者提问:首相,您怎么看待人民如此水深火热的生活状况?




首相回答:我悲伤无比,彻夜难眠。




于是神奇的事情发生了,人民不那么生气了,甚至对首相、对政府有点同情。




仔细想想,首相本应拿着解决金融危机的对策回答记者的提问才是真正的尽职尽责,为何在毫无办法的情况下,强调了自己很受伤就能骗到那么多人呢?




这就是所谓的情感公关。




此类手段在危机公关中屡见不鲜,大至美国选举,小至品牌危机,不胜枚举。


 


2.


现在让我们看看《图片报》的做法是否如出一辙。




当很多人质疑德国国内右派、媒体、和部分足协官员(注:此处不指德国国家队全体队员及工作人员)的种族主义和运营不善,要求道歉和问题解决方案时,《图片报》——德国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正把它的注意力聚集到厄齐尔和勒夫的私人关系上。




仿佛一夜之间,民族问题不存在了,格林德尔有没有问题不重要了,重要的的只有一个被曾经的爱徒拒之门外伤透了心的主教练勒夫。




“我们也是受害者啊。”这话好耳熟,似乎日本二战后也是这么说的。




仿佛我比你更受伤,我就更占理似的。




且不论这则新闻的真假问题,单单看《图片报》的字里行间,明明白白的想通过煽情手段达成情感公关效果。




这是典型的,以私人情感转移视线,解决社会问题。




很不幸,奏效了,自从第一次大肆报道“不接电话”事件之后就奏效了,也许勒夫只是很客观的陈述这个事实,但是媒体永远有办法让简单的一句话变得煽动人心。




相反,出现在公关视野中的厄齐尔永远情绪平淡,不喜不怒。看看精明的京多安怎么做的吧,他都“被网络暴力弄哭了”。




情感如洪水,永远战胜理智。这就是媒体的秘诀和手段。如果这消息不是编的,那么图片报的报道很高明。




如果该消息为真,我不需要指责什么,毕竟德国的报纸,为自己的国家和足协说话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希望这篇文章能帮读者看清,在这样一个大国博弈的复杂局势中,个体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行为都可以被无限放大、被加以利用。




厄齐尔不联系勒夫的原因可能有很多,人都是复杂的,也许是愧疚、也许是没想好说什么,这些没有人能知道,但是在《图片报》的暗示之下,这些都会被以最卑劣的方式曲解。




这篇文章当然也不是指责勒夫,他不是那个该拿出危机解决方案的首相,他是足协的员工,说了几句话就被媒体拿来做文章也不能多说什么。其他队员们也是一样,仗义的,值得敬佩;自保的,也在情理之中。




毕竟江湖之中,多得是身不由己的人。


 


3.


微博上很多人现在居然攻击起“歧视”二字,真是可悲可笑。




恐怕这些人在微博看到强奸案时,也得在评论区腆着脸说上一句“你们这群乱叫的母狗哪有什么文化,就知道强调女权二字!”




扪心自问一下,最后一次德国某几家媒体以及足协公平的对待外裔球员是哪年?




当然,歧视不是这篇文章的重点,歧视、敌视、民粹、民族,这又是巨大的议题,如果有空以后再写吧。




最后,谁才政治的喉舌?一个球员、一个教练都只是这些媒体笔下的可以剪贴拼接的素材而已。




所以回归标题,是什么让德媒如此重视厄齐尔和勒夫的私人关系?




是丑陋的政治啊。




————————————————————————


不确定是否应该发在微博上,希望大家在评论区给我一些建议,感谢你们看我的废话,鞠躬🙇‍♀️

评论

热度(104)